澳门太阳集团城welcome

【心理迷思】李晓:稀缺的专注力!?

上传时间 :2018-07-30    浏览次数 :    编辑 :

写在前面

作为一门探究人心的学问,心理学也受到人心的深刻影响。在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心理学承接了太多的期待,与各种哲学、宗教思想的交融引致纷繁杂处的理论丛林,其中不乏鱼目混珠的伪心理学。批判和信仰,前者塑造理性,后者引发迷思。抛砖引玉,期待学人关注心理学中的迷思,重塑专业思维的尊严!

稀缺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当代社会的稀缺资源,这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为了方便,下文将其称为“专注力理论”)。不可否认,这类观点的确有一定的心理科学研究依据;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层层包装的专注力理论也已经化身为一种“信仰”。

01 专注力迷思:概念简析

   心理学研究中的专注力——注意力。心理学研究中,专注力首先指的是注意这一现象。一般认为,注意是人的意识功能的表现,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由于人脑对外来信息进行高水平加工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资源有限),而外来信息是巨量的,所以必须对外来的信息进行某种过滤或选择(过滤器模型)。如果人能够有目的的将注意集中在有限的方向和对象上(如学习活动、钻研专业技术、泡妞、打游戏……),就表现为注意集中度高(专注力高),这对有目的的完成任务、有效的执行和完成活动的效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目标激活)。

当然,注意集中度只是评价人的注意力品质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转移和分配(灵活性)、抵御分心干扰(分心物抑制)等等。

 

外延无限扩大的专注力

在流行的专注力理论中,专注力概念的外延已经被无限扩大化了。如丹尼尔•戈尔曼(没错,正是提出情商概念的那位大神)和彼得•圣吉(此君被企业培训界奉若神明)在其《三重专注力:如何提升互联网一代最稀缺的能力》一书中,提出了所谓的“关注自己”、“理解他人”和“理解更大的世界”三重专注力的观点。

这里对专注力概念的使用远远超出了注意力的范畴,其中杂糅了智力、情商、态度、价值观、性格与行为模式等概念的成分,简直就是一锅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烫”。(本文无意贬低其观点对启发思考和增进开放性的价值!)

学习过研究方法的同学由此可知,缺乏明确界定而含混使用的概念及由此论述的理论基本上是无法验证的,因而怎么说都是对的。这样的专注力理论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只能选择“信”或“不信”的类宗教思想。所以,把专注力说成是决定人的成败和人生境界高低的关键因素甚至唯一决定因素,实际上是一种有待批判性分析的迷思!

02 专注力理论的背后

   专注力理论的流行,正如绿豆治百病的医学神话一样,在受众一侧有复杂的心理机制,试举两点说明。

启发式思维的影响

启发式思维也称启发法,是推理和问题解决中常见的模式。其特点是根据以往(相同的、类似的甚至无关的)经验来对当前情况进行判断。启发式思维可能得出正确的推理结果(经验有时是有效的),但也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常见的启发法有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和锚定等。可参考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做详细了解。

 

接受专注力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启发式思维”的结果,即该理论看上去很合理,与人们自身的某些经验是相符的。由于人性的局限性,大部分人往往对事物的道理并不想去深究(很多时候也没有能力去深究),愿意基于有限的信息去接受一种看上去合乎逻辑的解释,无所不包的专注力理论恰恰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

成就焦虑的影响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成功学思想泛滥的今天,专注力理论的流行还利用了人们的成就焦虑(渴望成功-害怕失败)。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不仅为自身的成就感到不安,更害怕自己的下一代输在起点上。焦虑一旦被激活,其中的沮丧和无力感会引发回避、否认等防卫机制,阻碍人们进行理性的思考。此时人们最希望得到一个简单易行的法宝来快速的克服焦虑(盼望救世主的心态)。经过包装的专注力理论“专家”粉墨登场,的确可以唬住不少人。

03流动转换的专注与不专注

   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对专注力(姑且不去纠缠概念的准确性)的强调也不例外。

美国管理咨询机构Neuro Business Group的CEO斯瑞尼·皮莱在其名为《尝试解锁不专注思想的力量》的书中生动探讨了专注状态与不专注状态的价值。

在此做一点阐发说明:

a. 保持专注状态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能量)。生理学研究发现,人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二十分之一,但消耗的热量却占了总量的20-30%。在高度专注状态下,人脑消耗的热量会更多;所以我们才会有这样的体会,专心致志的做事之后特别饿。正因如此,高度专注的状态是不可能长时间维持的!专注状态的转换十分正常(张弛有度是王道)。

b. 专注状态的优势在于,通过集中的投入资源可以使分析和推理的精确性、连贯性得到加强,从而促进深入的逻辑思考(慢思考)。但是也会为此付出代价,即在专注状态下人思维的灵活性会减弱,容易固着在特定的方向上,不利于新观点新思路的提出;因过度专注而疲惫不堪也容易诱发冲动行为,降低同理心和人际协作的能力。

c. 对于不专注状态,皮莱将其称为大脑的“默认模式”,实际上也是大脑活动的正常准备状态。此时,大脑不同功能区处于相近的兴奋水平(专注状态下的优势兴奋灶会诱发其它脑区同步的抑制状态),表面上似乎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但却是一种“当下”的状态,观念的流动是自由的、流畅的和开放的,因而更容易产生思如泉涌的感觉。轻松自在的围坐一起喝茶“侃大山”、摆龙门阵的人们或许就是这种状态吧。

就连苹果公司等高科技企业也非常重视给技术开发人员创造这种轻松随意的工作环境和讨论氛围。

d. 专注状态与不专注状态都是正常的大脑活动状态,专注状态往往需要特定的意识性策略来维持,而不专注状态是一种不太需要努力维持的状态,二者各有其功能的优势领域。

所以,不必苛求人总是要专注,学会适时的转换状态更重要!

04 适时跳出专注状态

由上文可知,提出全神贯注的要求须结合活动的目的和性质,适时的跳出专注状态对保持开放的自我状态、激活创造性、促进沟通协作都是必要的。

皮莱为此建议,可以有意识的引导自己时常转换为不专注的状态,以便更好的发挥大脑的功能。可以参考的方法有:

a. 积极冥想。

许多个体情绪调节训练用到冥想技术,其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可。经常拿出一些时间,做一做或想象自己喜欢的活动,让思绪天马行空的流淌,不仅可以平复紧张的心情,也有助于大脑从专注状态的疲惫中得到解脱和恢复。

b. 小睡一会儿。

在专注工作后的疲惫状态下,花十几分钟打个盹儿可以有效的恢复大脑的准备状态。

c. 假装他人。

自我概念图式具有隐性的自我框定作用,假装他人有助于跳出自我概念图式的限制,呈现出不同的人格面貌和思维风格(想想舞台上的戏剧演员吧)。比如,在思考工作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假装自己是产品的客户或者外星人,会对思路产生什么影响呢?



Copyright 2021 Norm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澳门太阳城集团(中国)官方网站welcome☪欢迎光临 版权所有